太後不?甚在意:“進來吧,他要看什麼,聽什麼,都由他去。”
紀長蘅領命告退。
總管太監進門?之前,孟竹舟也猜到了皇帝與太後的爭端。
孟竹舟好不?容易冷靜下來的頭腦又開始發熱了。她忐忑不?安,雙手緊緊絞着袖口?,太後竟然對她說:“待會兒?,哀家?問什麼,你就答什麼,實話實說,不?可弄虛作假。”
孟竹舟立刻答應,還給太後磕了個頭。
太後感嘆道:“你是孟道年?的掌上?明珠,孟道年?為大?梁朝鞠躬盡瘁,哀家?不?會忘記他的功勞,看在他的份上?,哀家?也會保你後半生豐衣足食。”
*
孟竹舟失蹤已久,今天她忽然露面,直奔太後的仁壽宮,着實引起了皇帝的猜疑。
總管太監奉了皇帝之命,前來打探孟竹舟的虛實,太後的女官直接把他請進宮來,他也只好站在一旁,聽完了太後與孟竹舟的談話。
日影逐漸西斜,總管太監便向太後請辭,匆匆趕回了皇帝的寢宮。
宮中掛滿了黑色帳幔,還有一股混雜着血腥氣的怪味撲面而?來,總管太監的神?色絲毫不?變。他跪在卧房的門?檻外,又把太後與孟竹舟的言論轉述了一遍,特別提到了一位名叫“杜蘭澤”的女人。
皇帝坐在床上?,頭顱纏滿了繃帶,只露出眼睛、鼻孔和嘴巴,他的嗓音格外嘶啞:“孟竹舟被囚禁,杜蘭澤照顧她,無微不?至?”
總管太監回答道:“是,這是孟小姐的原話,孟小姐很感激杜蘭澤,誠心?誠意的感激,太後娘娘聽完了,也為之動容了。”
皇帝思索一會兒?,終於記起杜蘭澤的事迹。
杜蘭澤曾經是華瑤的近臣,華瑤在涼州抗擊外敵、改革稅制,杜蘭澤出力不?少。
後來,杜蘭澤效忠於方謹,幫助方謹治理京城水利,方謹外出辦事,必然帶上?杜蘭澤,京城傳聞杜蘭澤是“大?梁第一才女”。
大?梁第一才女?
皇帝的心?里產生了諸多猜忌。
皇帝苦思冥想,腦袋又爆發一陣悶痛。他拿起翡翠煙槍,連抽了幾口?,接着吞下一枚藥丸,疼痛便消退了,頭腦甚至比往常更清醒。
他的腦海里,浮現出三個問題。
第一,孟道年?以?死為諫,揭露東無罪行,證據留給了孟竹舟。為什麼孟竹舟與杜蘭澤一見如故,言談之間,對她推崇備至?
第二,司度討伐華瑤,方謹推波助瀾,杜蘭澤出謀劃策。華瑤是杜蘭澤的舊主,杜蘭澤居心?何在?
第三,坊間有傳聞,杜蘭澤原本?是賤籍,全天下最卑賤的女人,憑藉一己之力,翻弄朝堂風雲,可是妄圖迷惑皇族?
提到“賤籍女人”,皇帝就記起了華瑤的生母——她是一個非常柔弱的、怯懦的女人,藏在他的記憶深處。若非他的庇護,她永無立足之地。她去世之後,他對賤籍女人再也沒了興趣。
同為賤籍的杜蘭澤,又是何許人也?
皇帝想知道答案。
皇帝感覺自己的病情好轉了許多,心?頭上?還壓着一股緊迫感,迫切地要把權柄從太後手里奪回來。奈何太後辦事滴水不?漏,皇帝要製造事端,便從孟竹舟和杜蘭澤入手。
孟竹舟已被太後扣留。
皇帝思慮着前朝後宮,尚不?能與太後決裂。他吩咐太監,宣召杜蘭澤進宮面聖。
此舉也是在昭告天下,他通觀京城的全局,他會對朝廷重新施政,先?前反叛他的人,都應該棄暗投明了。
*
當天傍晚,雨聲淅淅瀝瀝,烏雲籠罩着天際,天空近似於混沌的藍灰色,時不?時地閃現一道雷光,瓢潑大?雨快要來臨了。
公主府中,方謹也動了雷霆之怒。
關合韻以?及一眾侍衛都跪在地上?。
關合韻才剛回府不?久。他的衣袍沾滿了雨水的濕氣,左袖裂開了狹窄的縫隙,後背也有一條兩?寸長的血痕。
血跡已干,他的表情不?太自然。
他沒料到自己會受傷,更沒料到孟竹舟會逃脫。
關合韻的武功十分高強,但他無法在鎮撫司的圍攻中全身而?退。
鎮撫司放出了信號煙,引來了近百位武功高手,眾人一擁而?上?,堵住了關合韻的退路。
百般無奈之下,關合韻使出了“化風為劍”的絕招,這才突出重圍,彼時孟竹舟早已跑遠了,關合韻連她的影子都沒瞧見。
關合韻調動人手,四處搜尋孟竹舟和柴霏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