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還記得,淑妃去世的前一夜,大雨傾盆,華瑤跪在仁壽宮的庭院里,乞求太?後保全淑妃的性命。她流着淚,磕着頭,磕得頭上淌出?血來?,太?後依舊是不理不睬。她筋疲力盡,倒在地上,渾身浸滿了雨水和血水,真像是喪家之犬。
今時今日,華瑤率兵攻入皇城,威脅太?後,震懾眾臣,太?後的心裡也有感嘆。
太?後似是不經意地問道:“你把杜蘭澤送出?宮了嗎?”
華瑤忽然反問道:“兒臣還有一個疑問,父皇的病情怎麼樣了?算起?來?已有三個多?月了,內閣不曾收到父皇的詔令,兒臣也不知?道父皇的龍體是否安泰。”
太?後微微地笑了。
華瑤一句一頓道:“您的茶杯里,茶水涼了嗎?紀長蘅在仁壽宮伺候得太?不周到,她原本是尚衣局的女官,做事?也不是十分妥帖。”
太?後道:“你是個聰慧的孩子,哀家記起?來?了,你兩歲就啟蒙了,四歲便能讀書寫字。你小時候,哀家對你格外關照,把你從崑山行宮接回了皇城,此事?天下皆知?,如今你長大了,也該顧惜自己的名聲。”
華瑤道:“誰要是壞了我的名?聲?,那就是和我們?皇族作?對,除了我之外,還有哪一位皇族可以擔當?大任?”
太?後嘆了一口氣:“儲君之位是你的,皇帝之位也是你的,你三番四次試探哀家,哀家豈能不寒心?”
太?後當?真會寒心嗎?華瑤無法從太?後的臉上看出?任何情緒。太?後的城府之深,是她不敢揣測的,她也不想再聽太?後打啞謎了。
華瑤道:“我敬重您,尊您為?太?皇太?後,我不敢讓您寒心,也請您讓我安心,您打算如何處置方謹?”
太?後緩緩地抬起?手來?,搭住了木桌上的玉如意,她低聲道:“哀家耗盡畢生心血,這才保住大梁朝的江山社稷。滄州第一大將洪程秀投敵了,滄州戰局一日比一日更危急。今夜方謹逃出?京城,必定是往北方去了。哀家是想冊封方謹,方謹接受朝廷的恩典,擔任‘征北大將軍’,才不會與敵國串通一氣。”
華瑤萬萬沒想到,太?後竟然要把“征北大將軍”的名?號賜給?方謹?這分明是一步臭棋。華瑤和方謹之間的勝敗已是定局,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華瑤怎麼能容忍方謹名正言順地奪取兵權?
太?後考慮的究竟是朝政,還是她自己?的尊榮?她給?方謹留了一條後路,可是怕方謹東山再起?,從滄州攻入京城,再讓皇城遭受一次宮變?!
華瑤認真道:“姐姐在北方有二十萬精兵,若是把姐姐放跑了,可不就是放虎歸山嗎?您不必擔心滄州戰局,請您儘快把我立為?儲君,我也會在三天之內把姐姐找回來?。”
太?後並未答應,也並未拒絕。她輕敲了一下木桌,總管太?監王全順跪在門外,傳信道:“啟稟太?後娘娘,貴客已在前廳等候了。”
華瑤跟隨太?後的腳步,走向了千秋殿的前廳。
華瑤才剛跨過門檻,眾人異口同聲?道:“微臣叩見太?後娘娘,恭請太?後娘娘聖安。微臣叩見公主殿下,恭請公主殿下萬福金安。”
太?後道:“起?來?吧,你們?都是朝廷的肱骨之臣,時局艱難,你們?更應該勤於政務、忠於職守,只要你們?同心協力輔佐儲君,沒有什麼渡不過的難關。”
眾人站起?身來?,華瑤仔細地打量他們?,她看見了內閣次輔趙文煥、工部尚書鄒宗敏、禮部尚書楊芳樹、吏部尚書朱賢勤、戶部尚書石仲舒、都察院都御史蔡昌運,通政司通政使尤萬秋,六部九卿的高官能來?的都來?了。
內閣次輔趙文煥開口道:“微臣謹遵太?後娘娘口諭,內閣已經把冊文擬好了,還請公主殿下過目。”
工部尚書鄒宗敏也說了一句:“殿下久經沙場,戰功赫赫,您的文韜武略遠在常人之上,真是當?世英傑。您登上儲君之位,實乃百姓之福,社稷之幸。”
華瑤道:“當?今第一要務,正是安撫民心,鼓勵士氣,明日午時,皇祖母便會頒布詔書,將本宮立為?儲君。方才,皇祖母所言極是,時局艱難,諸位必須竭心儘力輔佐本宮,各州各府的局勢才能穩定下來?。”
趙文煥道:“微臣承蒙殿下隆恩,輔佐殿下,微臣不敢不儘力。”
鄒宗敏道:“殿下神威凜凜,聖德昭昭,必能安定天下,微臣聽憑殿下差遣。”
華瑤清楚地記得,內閣次輔趙文煥投靠了方謹,工部尚書鄒宗敏歸順了東無。他們?二人分別倚仗着方謹和東無的勢力,爭取功名?利祿,享受榮華富貴,他們?自身的官位又?是極高的,當?然也不太?看得起?華瑤。兩年前,他們?在文淵閣與華瑤商議政事?,也會不經意地流露出?一絲輕蔑。
如今風水輪流轉,方謹逃跑了,東無慘死了,趙文煥和鄒宗敏竟然倒向了華瑤,當?眾表明自己?的忠心。
華瑤忽然明白了,為?什麼她的父皇不殺貪官,只殺不忠之人,原來?,拿捏了貪官的把柄,便是掌握了生殺大權,貪官也會做出?忠臣的姿態。
華瑤又?看向了其餘七位官員,他們?沉默片刻,戶部尚書石仲舒忽然出?聲?:“微臣效忠殿下,永無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