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周謙自顧自地走在一條宮道上,正在附近巡邏的大內侍衛忽然把她攔住了。那侍衛要求她出示令牌,她這才想起自己把令牌留在文淵閣了。現在她既沒有令牌,也沒有官印,更不想在皇城鬧事,連累大內侍衛遭受懲罰,她只能老老實?實?地說明自己的姓名和官職。

侍衛把周謙扣留了,按規矩向上稟報情況。又?過了一會?兒,甘露殿女官趕來此地,傳信道:“殿下要在甘露殿接見您。”

甘露殿向來是皇帝的書房,只因華瑤掌握了軍政大權,登基大典已在籌備之中,華瑤名正言順地佔用?了甘露殿。宮裡人敬稱華瑤為“殿下”,實?則已把她當成了“陛下”。她傳召周謙前往甘露殿,周謙不能抗命不遵。

甘露殿位於皇城的東南部,殿前庭院栽種着幾株榕樹。每一株榕樹都在皇城度過了上百年光景,樹葉繁茂,亭亭如蓋。

周謙從樹下濃蔭走過,卻有一種恍然隔世之感。遙想當年,她跟着興平帝在庭院里散步,這榕樹的枝葉一根一根清晰可數,樹榦也只有手臂那麼粗,現在她一個人都不能合抱這一棵樹了。

周謙步入迴廊,侍衛退守在七丈開外,迴廊上空無一人,牆上的花痕樹影微微搖晃,淡泊寧靜,像極了一百年前的一段時光。她向前望去,甘露殿如同她記憶中那般壯麗宏大,金碧琉璃瓦光輝閃耀,雕花木門外的石獅子威武森嚴。

周謙走進甘露殿,只見殿內的房樑上掛着一塊黑底燙金的牌匾,其上刻寫八個大字“勤政守業,克己恕躬”。

華瑤坐在牌匾正下方的龍椅上,手裡還握着一支硃筆。桌上堆滿了上百本奏章。華瑤已經批複了幾十本,其中一本恰好敞開着,華瑤的字跡工整端正,偏偏她還寫得飛快,周謙也不知道她是怎麼做到的,她真是天生的聰慧絕倫。

華瑤放下硃筆:“周老前輩,請坐。”

周謙反倒有些?不自在了。

當著華瑤的面?,周謙默默地坐了下來。華瑤今年也才二十歲,周謙的年紀是她的七倍,周謙卻比她更像是忐忑不安的晚輩。

華瑤直接問道:“你為什麼不辭而別?”

周謙道:“殿下倚重我,原是我的福分,可惜我年事已高,擔不起重任了。我近來時常感到力不從心……人老了,多做些?事就乏了,您把我安排到兵部任職,我連續多日遲到早退,同僚也笑話我老糊塗了。”

華瑤道:“我可以給你安排個閑職。”

周謙委婉地拒絕道:“再清閑的小官,也要去官場上交際。我的性子和別人不同,最不耐煩這俗世中的人情往來。我是自在慣了,守不住宮裡的規矩,自己心裡覺得過意不去,只會?給您添麻煩。我在永州長回嶺住了幾十年,那兒是我的老家,請您准許我告老還鄉。”

華瑤手裡的硃筆轉了一圈:“你去文淵閣告別了金曼苓和杜蘭澤,歸還了官印和官服,卻不來通知我一聲,甚至連一封辭呈都沒交上來,又?把我置於何地?”

周謙低下頭,拱手作禮道:“殿下息怒。”

華瑤放下硃筆:“換作另一人膽敢如此放肆,我早已動怒了,可你不一樣,你我相識不過半年,你對我而言,是亦師亦友。你對我的指教實?在讓我受益良多。平日里,我敬你為老師,也敬你為長輩,你曾經是興平帝的寵臣,興平帝又?是我的曾祖母,我在你身上看見了當年的武將?風骨,也能猜想到曾祖母的處世風度。”

周謙不禁微微一愣,隨即又?忍不住笑了一聲。她和華瑤竟然都從彼此的言行中窺見了興平帝的影子。

華瑤繼續說:“你心意已決,我不會?把你扣下,但你要答應我,今後?你會?常來京城探望我,就當是看在興平帝的情面?上,你不能一去不復返。”

周謙的心裡一時感慨萬千。她站起身來,走向華瑤,抓住華瑤的手腕,把她僅剩的內力傳給了華瑤。

她說:“我願意效忠你,不是看在興平帝的情面?上,是因為你的品行才智令人折服。你是天生帝王,仁心與?決心兼備,謹慎與?膽魄具存。你知人善任,賞罰分明,對待心性不同的下屬也有不同的管教辦法,在你的治下,朝廷必會?顯現出一番新?氣象。”

華瑤看着她的雙眼,從她眼中看出了和煦笑意,彷彿此生無憾了似的。

華瑤抬起手指,搭到了她的脈搏上,摸到她的脈象平穩強勁,比尋常的年輕人更健壯。

周謙道:“今日我原本打算不告而別,並不是不相信您會?放我走,而是不知道如何與?您告別。我說一句放肆話,興平帝雖然是您的曾祖母,我卻把您看成了她託付給我的孩子……”

華瑤道:“那你為什麼非要走呢?”

周謙的笑容更深了:“我要去永州休養一段時間,年紀大了,也該享享清福了。等到你把天下治理得繁榮富庶,五湖四海一片太平,我就會?回來了,那天您再請我吃一頓火鍋吧。”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