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0章
“侯爺,”康夫人苦笑:“不瞞你說,她的病倒沒有病入膏肓,就是一直不見好轉。經常性反覆發作,令她十分痛苦。”
“她那個謹慎性子,我說過很多次;可她就是改不了,我也沒辦法。”
“我想起玖楠當初幸得侯爺援手,才轉危為安。所以就託大自告奮勇來侯爺面前先探探路。”
“你要是願意給她看病,回頭我就馬上告訴她,讓她趕緊來拜訪你,別再耽擱下去。”
“你要是不願意,”康夫人無奈道,“那自然是你另有考量。”
她又不能逼迫蘇潼,讓人家一定要給小阮氏看病不可。
康夫人心裡十分清楚,她與蘇潼算不上有什麼交情,充其量就是見過面;大家認識。
她欣賞蘇潼。
但這不能成為蘇潼為她改變意願的理由。
康夫人心裡很清楚,她的話對蘇潼不重要;她在蘇潼心裡也沒份量。
所以,替至交求醫這事,她做與不做,都影響不了蘇潼的決定。
今天她來昭王府,純粹就是牽個線的作用。
蘇潼考慮了一下,說了句與病情不相干的話:“康夫人,冒昧問一句,你與你那位至交是從小認識嗎?”
康夫人愣了愣,回想了一下,語氣有幾分悵然感慨:“算得上是從小認識吧。”
“那時候,我們都不過十幾歲的小姑娘。”
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嫁人生子後還能一直保持以前的親密關係,可見確實是至交。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從康夫人的為人品性,便可側面了解那位小阮氏是什麼樣的人品脾性。
蘇潼沉吟片刻,做了決定:“康夫人,治病這事宜早不宜遲。”
康夫人心裡一喜,聽她這口吻,是願意為她的好友看病?
“你回去告訴她,我可以給她看病。”蘇潼緩緩道,“至於她的病我能不能治,這得先看過再說。”
“這事,我不能給你做保證。”
“這是肯定。”康夫人喜上眉梢,來時心裡那些惴惴全都放下了,“侯爺的胸襟實非我等俗人可比。”
她還以為多少還需要費些唇舌來求蘇潼。沒想到,她什麼都沒說,蘇潼就答應下來。
“謝謝侯爺,你的大恩大德我們沒齒難忘。”
蘇潼哭笑不得。
這就沒齒難忘了?
她都還沒開始治病呢。
康夫人告辭之後,本着有病早治早好的原則。她覺得既然蘇潼不計前嫌答應要替阮枝秀治病,這事就該及早告訴阮枝秀。
康夫人肯為朋友奔波,且急朋友所急;確實是個磊落的人,她離開昭王府後,立即就奔去見自己至交,將拜訪蘇潼的結果告訴對方。
翌日,蘇潼就收到李夫人阮枝秀的拜貼。
“鄭媽媽,你去迎一迎這位李夫人。”蘇潼沉吟一下,道,“把人領到仁愛苑。”
既然來看病,蘇潼就不把對方當一般客人對待。
一會之後,蘇潼在仁愛苑見到了林月英的姨母——阮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