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宏達當然知道汽車工業聯營!
上世紀70年代末,經過一撥造車熱潮之後,國內汽車廠家過多,普遍存在產量少、品種雜、質量低、效益差等問題。
80年代初,在國家主導下成立了一系列聯營公司,利用聯營優勢,各家汽車廠在生產、技術和管理方面組織互相支援。
那些年一共成立了五大聯營公司,分別是東風汽車工業聯營公司,南京汽車工業聯營公司,解放汽車工業聯營公司,中國重型汽車工業聯營公司和京津冀汽車工業聯營公司。
這可是五個巨無霸,聚集了國內絕大部分的汽車企業。
比如東風汽車工業聯營公司共有國內21個省市區118家企業,其中汽車改裝廠27家,專業總成廠21家,配件廠40家,配套產品廠30家。
加入汽車工業聯營公司,成員之間能夠交流技術,承接產品代工。
錯過了這一波的汽車企業,大部分失去了技術來源,很快被時代淘汰。
但是對於東風汽車來說,這樣的聯營並不是好事!
於宏達皺着眉頭回答道:“孫主任,這麼大的事情不是我能做主的,必須由總部定奪!”
孫宏圖也看出了他的不願意:“全國一盤棋,你們不能只考慮自己利益啊?”
“我們是合資企業!”
於宏達指着車間設備說道:“這些設備花了幾千萬外匯從日島買回來的,您覺得合適加入聯營嗎?”
“這個……”
孫宏圖也有點頭大,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
東方三輪汽車廠不是國企,自然沒有義務加入聯營。
就像桑塔納一樣,他們可能同意聯營嗎?
“這樣吧,你聯繫一下你們總部,我也向上面彙報,兩邊碰頭談下聯營的事情!”
這一趟下來,孫宏圖算是心裡有了底。
誰敢說這是農機廠,他一定給對方一個大嘴巴子!
就算國內輕卡技術最先進的南汽,也沒有這麼先進的設備。
單單那台五千噸的壓力機,大梁一次性成型,就足以碾壓全國所有輕卡企業!
回到京城後,他將此事彙報給了總經理李崗:“要是他們加入聯營的話,我們的輕卡產品立刻和國際接軌,出口也就不愁了!”
李崗有點為難地撓撓頭:“那是合資企業啊,他們能答應嗎?”
“給他們好處啊,商人逐利,反正其他企業也造不出來!”
“好,上會討論吧!”
……
這個年代的中汽公司,沒有太多的官僚作風,主動下去為企業服務,希望能做出業績。
短短三天他們就達成共識,在上海約見香港東風集團老闆吳夢雲。
一方面考察正在建設的上海新廠房,另一方面談談聯營的事情,順帶解決雲城廠的問題。
吳夢雲收到消息後,趕緊聯繫起了唐平:“聯營的事情我一點不了解,你有什麼意見?”
唐平斬釘截鐵地回答道:“參加!重卡方面必須聯營,靠我們買技術不現實!”
輕卡技術好買,但是重卡技術涉及到軍工,在這個年代很難買到。
錯過這一波中國重型汽車工業聯營公司,那也就代表着雲城汽車短期失去了進軍重卡行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