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有人說魏王就是殘忍暴戾還殺妻,保准蹦出來許多人來反駁你,說肯定是有人故意破壞魏王名譽,說不定覺得你是敵國派來的姦細,要拉你去見官。
百姓雖碌碌無為,不知時事,但並不傻。
殘忍暴戾人屠?打仗可能不死人嗎?在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魏王不殺敵,指不定明日敵人的鐵蹄踏入京師。至於殺妻那就更荒謬了,又不是有病。
百姓只知道當年西北之亂是魏王平的,南蠻吐蕃總是劫掠騷擾邊境,也是魏王領兵出征的,當年捷報傳來京城時,可謂萬眾矚目。
若論太和帝幾個皇子中,誰在民間最有名氣,當還是魏王。
都知道戰神魏王,但提到其他人,百姓只會以那些皇子們統稱,具體誰是誰卻分不清。
皇子們站得太高,離百姓太遠。
當然,民間風評如何,其實不為皇子們在意,百姓再說你好沒用,真正能主導大局的還是朝堂,還是王公大臣、勛貴世家,是下面的那些官吏,乃至地方士紳,百姓們不過是排到最最末那一位。
雖然千千萬萬個百姓才能組成整個大梁,但其實他們也是一群最不為人們重視的人。
……
扯遠了,蘇城既為商,免不了關注市井消息。
尤其知道小小姐當了魏王妃後,他更是關注魏王府相關消息,了解得越多,他越是老實,越是真心實意要悔改,要好好打理鴻盛布莊。
所以這次他來找無雙報賬,可謂主僕盡歡,無雙還專門賞了他五十兩銀子。
其實無雙是打算多考察他一陣子,如果他真心悔改,也有認真經營布莊,她打算分出半成乾股給對方。
她雖不懂商事,但也知道要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是不可能的,還是要許其利讓其忠,也更有幹勁兒。
太和帝封璽封筆後,就意味各府部衙署可以放假了。
魏王忙了多日,這幾天終於可以閑散在家。
每到過年都是皇宮最為繁忙的時候,除夕的年夜宴,初一的大朝會,宮中雖無中宮皇後,但還有太後,所以命婦們也要進宮朝賀太後。番邦使節也多是選這時來朝賀,所以宮裡的筵宴也多。
這種時候,作為皇子的魏王缺不了席,作為魏王妃的無雙也得去。
這就與魏王希望無雙能一直在府里待到待產的想法,有些相悖了。
可又不能不去,只能多做防備,再從其他處多做安排。
於是無雙發現身邊又多了兩個侍女,長相倒是其次,她們竟跟玲瓏認識。玲瓏見到她們時的表情,無雙都不禁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