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等百官鬧騰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輪到溫體仁出場了。
按照昨日預演好的劇本,只需要溫體仁一番慷慨激昂,再讓幾個親信在一旁大聲疾呼,溫體仁很容易在這種大朝會中主導整個輿論的走向,最後崇禎皇帝只需要出來主持一下公道,那這事就成了。
可是這一次還真就出了意外,因為在溫體仁收到楊一鵬捷報的時候,京城內幾個科道言官也收到了一封來信,信中詳細描述了溫體仁和王應熊在此次鳳陽被焚的過程中是如何欺上瞞下橫行無忌的。
這幾個科道言官們見溫體仁還真是如此膽大妄為,竟然敢當著百官的面顛倒黑白,個個義憤填膺戰鬥力爆棚,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首先發難的是主事鄭爾說和江交章,這二人首先站出來彈劾溫體仁和王應熊朋比為奸,禍國殃民,乃至造成如此巨禍。
這二人除了當面彈劾外還要求崇禎皇帝對溫體仁和王應熊進行處理,不禁要追求鳳陽總督楊一鵬坐失中都之罪,還要追究溫體仁和王應熊的包庇之罪。
聽到這二人的彈劾,溫體仁絲毫不慌張,因為昨天他已經和崇禎皇帝談好了此事,在先入為主的概念下,崇禎皇帝很難推翻早就定好的事情。
崇禎皇帝為了表示自己力挺自己的內閣,不光沒有對溫體仁和王應熊進行處理,還將這兩位言官發配到邊關吃風沙去了。
崇禎皇帝的這一做法徹底激怒了整個科道言官,如今這已經不是楊一鵬該不該死,溫體仁該不該下台的問題了,而是對整個言官系統的挑戰。
為了捍衛整個言官系統,給事中何楷、許譽卿、范淑泰,御史張纘曾、吳履中、張肯堂紛紛站了出來,向崇禎皇帝據理力爭。
特別是范淑泰,當著百官和皇帝的面戳穿了溫體仁的這番言辭。
“楊一鵬的《恢復疏是以正月二十一日到的內閣,而《核察失事情形疏》正月二十四下發的,這天底下難道還有未出事就先恢復的事情嘛?”
“這明顯就是王應熊私自改寫日期,實在是欺君罔上,罪不容誅,結黨營私。”
范淑泰的話語剛落,一干言官紛紛上前聲援,看着眼前這詳實的證據,端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皇帝怒了。
皇帝不怕底下的官員貪,而是怕他們結黨營私,因為一旦臣子結黨,那損害的只有皇權。
崇禎皇帝一聽到自己的內閣竟然給地方上的大員說情,這明顯就是有黨啊,當即就怒了。
感情昨個你溫體仁進宮就是來忽悠我的?什麼冷處理,全他媽扯淡。
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崇禎大筆一揮,直接將漕運總督楊一鵬判為斬立決,吳振纓死罪可免可活罪難逃,全家老小到邊關去吃沙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