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闖軍南下之後,江淮各地的官員除了罵一罵羅山知縣外,絕大多數官員還是打算堅守城池,畢竟棄城而逃一時爽,可一旦朝廷追查下來,那全家老小就得一起上亂葬崗。
可隨着史可法等人的跑路,這些官員頓時就傻眼了,史可法這個欽差副使都潤了,底下官員那就更沒有拚命死守的道理。
俗話說天塌下來有個高的頂着,如今史可法這個欽差副使帶頭跑路,那崇禎皇帝要斬也是先斬這個他親自任命的欽差大臣。
可史可法身後站着的是整個江南的文官系統,就算崇禎皇帝想殺雞儆猴,那整個江南的文官系統也不答應了。
再說了史可法是崇禎皇帝親自任命的,如果崇禎皇帝想要斬了史可法,那豈不是打自己的臉,到時候人還沒斬掉,怕是一個識人不明的大帽子就先給崇禎皇帝給套上去了,所以這事最多就是斥責,殺頭那是萬萬不會的。
而只要沒有殺頭這根紅線,那對這些底層官員來說就不是個事。
罷官?降職?
只要是銀子給到位了,這些官員大不了再換個地方接着魚肉百姓而已。
當然華夏從來不缺忠肝義膽的臣子,有棄城而逃的膽小鬼,自然有選擇和城內百姓同生共死的硬骨頭,這些人看起來有些不合時宜,甚至有些不自量力,可正是有了這些人的堅持,華夏才能一次次在廢墟中重生。
因為難得所以才越發值得銘記,闖軍攻至固始縣時,固守知縣王鼎臣緊急在城內募集了兩千將士,接着便帶領這兩千士卒迎擊來犯的闖軍,取得了兩戰皆捷的戰果。
可天不遂人願,就在固始縣的官民們以為擊退了闖軍時,當天晚上天降大雪,十步之內不辨人色,在闖軍強勢圍攻下,固始縣城門失守。
可即便如此,王鼎臣依舊不打算放棄,他帶着剩餘的兵力和入城的闖軍展開了最為慘烈的巷戰。
王鼎臣明知事不可為而為之,勇士也。
隨着入城的闖軍越來越多,王鼎臣身旁的人手也越來越少,當知道大勢已去時,王鼎臣揮別眾人來到自己的縣衙,讓人取來自己的大印。
王鼎臣穿好官服,腰懸大印來到自己母親的面前,跪倒在地說道:“兒子不孝,因為貪戀這微官才讓母親陷入到這危險的境地,如今已事不可為,如之奈何?”
“我兒為國殺敵已經盡到了一個為臣子的本分,我這個當娘的該高興才是,至於我這把老骨頭,你不必擔心,一旦城破不是還有三尺白綾嘛。”王鼎臣的母親扶起跪倒在地的兒子說道。
見自己的母親如此決絕,王鼎臣不禁嚎啕大哭。
王鼎臣的母親擦了擦自己兒子臉上的淚水後轉身離去,回到後衙後,與王鼎臣的妻子、兩個小妾以及四個女兒一同懸樑自盡。
沒了後顧之憂的王鼎臣轉身出了縣衙,橫刀立於縣衙大門前,連殺數人之後被一擁而上的闖軍砍成肉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