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9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629章

“到了前朝時期,北方採取的是租庸調製,包括稅糧、丁稅和地稅等,合計每年要上交將近一畝地產出百分之八十的糧食,南方地區採取兩稅法,除了繳納糧食以外,還需要繳納木棉、絹布、絲錦等物。”

朱標深吸一口氣說道:“依着上面歷朝歷代的田賦制度,咱們大明的賦稅其實較之前朝、秦時期等低一點,較之宋時期則基本持平。”

洪武大帝嘆了一口氣說道:“前朝的賦稅的確是太高了,咱爹娘辛苦一年所收的糧食,一半多都交給了朝廷,就這樣當地官府還會以其他莫須有的理由前來徵收賦稅,這才導致元朝分崩離析,百姓紛紛揭竿起義。”

朱標說道:“其實目前的田賦已經差不多很低了,加之朝廷近些年不斷的興修水渠和其他的水利工程,如若減少百姓的賦稅以後,那麼興修水利等這部分錢就要從其他地方想辦法,所以我的意思是田賦方面暫且不作任何改變了,可以頒布一條,額外墾田,永不起課的政策。”

朱雄英沉思說道:“我覺得可行。”

洪武大帝輕聲說道:“如今在大孫的指引下,大明的經濟發展迅猛,這從商稅的逐步增長就可以看得到,所以朝廷要鼓勵百姓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且不徵稅,為手工業發展提供大量的原料。手工業發展起來以後,那些商人們就出海行商了,到時候朝廷的稅也就更高了。”

“爺爺您這一招高明之極呀。”

洪武大帝輕輕一笑說道:“方孝孺也說了嘛,咱們大明的茶葉、絹布、絲綢、瓷器、玻璃飾品等東西在其他番邦可是能買上好價錢的,既然如此,為何不刺激百姓種植桑麻棉等作物,賺取其他番邦的錢呢。”

朱標說道:“如今玉米,土豆和番薯也都逐步推廣之天下了,百姓手裡有錢了,自然要買東西,這也就刺激了咱大明國內的經濟,到時候國內經濟和出海的經濟都會呈現繁榮的景象。”

洪武大帝脫口說道:“成吧,那就暫且這樣執行下去吧。”

話落下以後,洪武大帝又看着朱雄英問道:“倭國如今成為了老五和老六的封地了,明年拿下高麗以後,你覺得該讓何人去駐守?”

朱雄英輕聲說道:“七皇叔如今也長大了,可以讓他去往高麗,另外還可以從武將中挑選一人去鎮守。”

朱標一愣隨即說道:“你的意思是挑選一個武將執掌高麗的軍政權?”

洪武大帝搖頭說道:“此計不妥。”

“如若高麗要劃分成為兩塊地方的話,就由着老七和老八去吧。”

“如若將來拿下東南半島的時候,該讓那個皇叔去。”

洪武大帝笑道:“別操心,咱有二十幾個兒子呢,還怕封不過來嗎?”

朱雄英撇撇嘴說道:“爺爺您真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