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3章
第十一回 愛妃們的柔情攻勢
建國登基十八年,趙德昭一直沒有冊封皇子。
但趙德昭似乎有“女兒奴”的潛質,所有年滿十五歲的女兒都冊封了公主。而且都沒分什麼嫡庶,全部按大金“固倫公主(皇後親生的)”的標準冊封;封號一般是:和孝,和順,和靜、淑慧、端貞、端景、庄靜、榮憲、榮安、榮壽......等等。
每月公主的俸祿(實際上是零花錢)五十個銀元。
而皇子們,就只有三十個銀元的零花錢了。
瞧,趙德昭是不是很有點“重女輕男”的傾向?
其實,除了趙德昭有“女兒奴”傾向外,還有重要一點:按照陳東制定的爵位制度,首先是皇室和功勛集團制度不同。
功勛集團的爵位,是憑巨大的功勞換來的,是很硬朗的。所以功勛集團有很多世襲罔替,還有誓書鐵券。
而皇子皇女,是投胎投得好、運氣爆棚而已。
所以趙德昭和陳東商議:不輕易對皇子冊封,必須有過硬的品德、學識和貢獻,得到內閣十二部等的共同認可才行。
四個外藩國王是特殊環境的產物,而趙世容的臨江王也是為了趙氏皇室祖陵和庄烈皇後陵寢,所以是特事特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