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3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6363章

陳平安其實並沒有走太遠。

聽到最後一句話後,停下腳步,面無表情,眼神幽幽。

早年坐擁一座黃花渡的仙家門派,已經在戰事中覆滅,徹底淪為廢墟,整座祖山都已經被仙家術法蕩平。

但是那個帶着一大幫拖油瓶的中年青衫刀客,他與孩子們,極其古怪,都沒有在黃花渡現身,而是好像在半路上就突兀消失了。渡船隻知道在那靠岸之前,那個中年人,曾經重返渡船劍房一趟,再寄了一封信給神篆峰。

在一個風雨夜中,陳平安頭別玉簪,悄無聲息破開渡船禁制,獨自御風北去,將那渡船遠遠拋在身後十數里後,從御風轉為御劍,天上雷聲大作,震顫人心,天地間大有異象,以至於身後渡船人人驚駭,整條渡船不得不急急繞路。

————

驅山渡方圓百里之內,地勢平坦,唯有一座山峰突兀聳立而起,格外矚目,在那山峰之巔,有山崗平台,雕刻出一塊象戲棋盤,三十二枚棋子,大如石墩,重達千斤,有兩位修士站在棋盤兩端,在下一局棋,在棋盤上每次被對方吃掉一顆棋子,就要給出一顆穀雨錢,上五境修士之間的小賭怡情。

其中一位,年輕俊美,不過兩百歲,是名聲鵲起的金甲洲大劍仙,綽號“徐君”,真名徐獬。不知怎麼就成了皚皚洲劉氏客卿。這次御劍趕赴桐葉洲最南部,就是為皚皚洲劉大財神護住一隻新的聚寶盆,例如那條綵衣渡船,就是烏孫欄與劉氏賒賬了一大筆穀雨錢,劉氏給了一條現成的跨洲渡船不說,價格還公道,此後五百年的渡船收益抽成,一樣讓烏孫欄修士倍感意外。

對於桐葉洲來說,一位在金甲洲戰場遞過千百劍的大劍仙,就是一條當之無愧的過江龍。

而真正讓山巔修士心情複雜的關鍵所在,是這徐獬,像是屬於應運而生的那麼一小撮人。

作為地頭蛇的王霽,桐葉洲本土練氣士,玉璞境。自號乖崖門生,別號植林叟。不是劍修,不過年少時就喜歡仗劍遊歷,喜好技擊之術。相貌儒雅,在山上卻有那監斬官的綽號。上山修行極晚,仕途為官三十年,清流文官出身,親手以劍斬殺之人,從惡仆、貪贓胥吏到綠林盜賊,多達十數人。後來辭官歸隱,下山之時,就成為了一位山澤野修,最後再成為玉圭宗的供奉,祖師堂有一把椅子的那種。可在那之前,王霽是整個桐葉洲,對姜尚真罵聲最多的一個上五境修士,沒有之一。

所以王霽這趟南下渝州驅山渡,就是幫着玉圭宗罵街來了。

為雙方居中斡旋之人,是位臨時散心至此的女修,流霞洲仙人蔥蒨的師妹,也是天隅洞天的洞主夫人,生得姿容絕美,碧玉花冠,一身錦袍,身姿婀娜。她的兒子,是年輕候補十人之一,只是如今身在第五座天下,所以他們母子差不多需要八十年後才能見面。每每想起此事,她就會埋怨夫君,不該如此狠心,讓兒子遠遊別座天下。

王霽隨手丟出一顆穀雨錢,問道:“老龍城的那幾條跨洲渡船,什麼時候到驅山渡?”

徐獬沒有接過穀雨錢,而是將其當場粉碎,化作一份濃郁靈氣,三人腳下這座高山,本身就是劉氏修士精心打造出來的一座陣法禁制,能夠收攏四面八方的天地靈氣和山水氣數。徐獬神色淡漠,說道:“到了渡口,自然瞧得見。”

王霽冷笑道:“小心風高浪急,水土不服,陸路水路都翻船。”

徐獬依舊面無表情,“翻船?你們姜宗主掀翻的吧,反正只要翻了一條,我就去神篆峰問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