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是小都統吳胥看中的人,軍醫對蕭懷玉也是格外厚待,不但耐心的教她識字,還會為其講解她帶來的抄錄。
“這句話,其實還有一種解法,”軍醫細心的說道,“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奪其魁…”蕭懷玉思索着軍醫的話,“若是在有秩序的作戰中,想要靠近敵首是很困難的吧?”
“見龍在野。”軍醫回道。
蕭懷玉眨了眨眼,“也就是說,此法只適用於混戰之時。”
軍醫點頭,並提醒道:“這是兵書上的記載吧,我曾為將軍們治傷,只是耳熟目染一些,真正的戰場如何運用,我並不知曉,我只是將我聽到的,與我所知的告訴什長,什長可莫要聽了我的話而胡來。”
“我知道,局勢是不可預料的。”蕭懷玉的悟性很高,識字多了之後,便也能閱讀臨沂公主送給她的兵書了,只是對於書中一些深奧的東西,她無法理解,於是常常來請教軍醫。
“以什長的悟性,若是能在幼時受學,或許也能有一番成就。”軍醫說道。
只有蕭懷玉知道,自己作為底層女子,就算是家中富足,也不可能受學的,“家中貧寒,父祖靠着耕幾畝薄田養活一家人,像讀書這樣的事情,是萬萬不敢想的,現如今成年,又進了軍營,即將面臨不知何時才結束的戰事,再去讀書,恐怕已經晚了。”
“讀書這種事,在人為,不在年齡,等蕭什長日後立了功,升了將軍,這些便不是難事了。”軍醫說道,“昔日東吳將領呂蒙也是一介粗人,為孫權勸學,自此發奮讀書,魯肅過尋陽時驚嘆其才,遂有名言流傳,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聽着軍醫的闡述,蕭懷玉忽然想起了臨沂公主讓自己讀書識字的話,“我明白了。”
帳外忽然響起一陣銅鑼聲,剛剛訓練完歇息沒有多久的將士便又被叫出了帳。
蕭懷玉換完最後一次葯,答謝完軍醫就匆匆跟着號令回到了營中。
“怎麼了?”蕭懷玉回到營帳,王大武已經將她的槊和刀都帶了出來。
“好像是要在東城修築防禦工事。”袁應回解釋道。
“防禦?”蕭懷玉不解,“不是說燕國增援,直接與齊國開戰嗎。”
“不,小都統剛剛說燕國已經集結大軍攻齊了。”袁應回說道。
“所以這次抵禦齊國,只能靠楚國自己,不會有外援?”蕭懷玉道。
“應該是。”袁應回道,“我們是新兵,這種苦力活,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我們干。”
蕭懷玉倒是沒有抱怨什麼,反而提醒着麾下八個士卒,“在作戰上,我們這些新人不如老兵,所以備戰時不可以懈怠,出城取材時,要勘察四周的地形,到時候,敵人如何進攻,我們如何防守,進攻還是後退,心中都能有個底。”
“喏。”
作者有話說:
臨沂公主不是君子哈,她有私心,只為了齊國。
第33章 燕國女將
&ash;&ash;燕楚邊界&ash;&ash;
燕君慕容恆與燕太子慕容昱帶着燕國大軍駐紮於楚國廣陽郡以北的桑邱城下,欲奪回齊國從燕國手中拿走的六郡。
此時的齊國,為報殺子之仇,精銳皆已調往楚國邊境,北方邊城中雖有增防,但與燕國數十萬之眾相比,無疑是杯水車薪。
“上令,”一匹快馬進入桑邱城,馬背上的士卒舉着一簡竹書,朝原有的城防部隊與增防士卒大喊,“所有人,只要守住城池,便都有賞賜,守一日,所有活下來的人賞爵三級,守城三日,賞爵九級,守城七日,賞爵十二級,戰死者,其撫恤送歸其家,其爵,由子孫而繼。”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宣達完朝廷給予邊防將士的賞賜後,原本那些想要退縮的齊兵,紛紛握緊了手中的長矛。
桑邱守官身穿鎧甲來到城中央,“為了齊國,為了我們的族人,我們必須要拚死一戰。”
“為了齊國。”
“戰!”
“戰!”
“戰!”
城北,慕容恆騎着駿馬來到三軍陣前,“燕國的將士們。”
“將你們從遙遠的燕京帶來,所踏上的,正是燕國的故土,齊國,趁我燕國抵禦柔然之時,掠我疆土,奴役我們的子民,我們能答應嗎?”
“不能!不能!不能!”數萬將士的聲音,地動山搖。
“齊人拿走了我們疆土,今日,我們就要拿回來,”說罷,慕容恆拔出腰間的佩劍,嘶吼一聲,“殺!”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