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燕國的內政
風沙中夾雜着楚軍的吶喊,讓馬背上手持彎刀的敕勒士卒們驚恐不已。
“殺!”
只見一些人在慌張中開始胡亂揮刀,風沙吹進了眼中,使得他們睜不開,然而四周傳來的廝殺聲,又讓他們害怕不已,面對死亡的恐懼,讓他們本能的握緊了手中的利刃。
在能見度極低的黃沙中,一把鋒利的環首刀從中破開,一刀刺進了敕勒士卒的喉嚨,鮮血頓時噴涌而出,然而這一刀也暴露了視野,其餘的敕勒士卒提起手中彎刀用力斬下。
只見那隻刺破敕勒士卒喉嚨的楚軍手臂,被瞬間斬斷,噴涌的鮮血濺射到了身側的敵軍身上,砍斷的胳膊落在了沙土上,鮮血滲透進了黃沙中。
疼痛讓他大聲嘶吼,緊接着,身體便被另外的利刃貫穿,這是敕勒軍人數的優勢,他們三五個人圍成一團,將楚軍虐殺於陣中。
置身在敵人陣中心的蕭懷玉也十分清楚,他們的時間有限,一但等敕勒軍回過神來,等待他們的將會是全軍覆沒。
西洲城並非堅城,在兵力少的情況下,她只能選擇拚死一戰。
恐慌的敕勒軍中,主將看着衝鋒陷陣的蕭懷玉,旋即下令道:“殺了那個馬背上的楚軍將領。”
敕勒軍開始將目標鎖定在了身為核心的蕭懷玉身上,只要蕭懷玉倒下,那麼楚軍的攻勢也就不攻自破。
這一點,蕭懷玉在決定親自帶兵衝進陣中前就想到了。
“不要恐慌,楚軍人數不足一萬。”敕勒軍的將領安撫着慌亂軍心。
面對眾人圍攻,蕭懷玉的眼裡沒有絲毫恐懼,帶着兩世的記憶,體內流淌的血液,在每一次斬殺後,都會加速沸騰。
更何況,他作戰的目的,不僅僅是守住西北與西北的百姓,還有埋藏在她內心深處,那個想要抹去,卻永遠也無法抹去的人。
平陽公主正身處險境,即便帶有怨恨,她也無法袖手旁觀。
身下的青驄跟隨她來到戰場上,也激發起了野性,蕭懷玉手持馬槊,一□□穿了向她靠近的敕勒騎兵,在一聲嘶吼之下,她握緊手中的長&ddot;槍駕馬向前,同時擊倒了士卒身後的兩個同伴。
同時沾染了幾個敵軍鮮血的長槍,拔出的瞬間,幾個敕勒士卒也應聲倒地,他們的面孔猙獰,但氣息尚未斷絕。
血泊中的屍體被馬蹄隨意踐踏,但似乎已經感受不到任何疼痛了,有的屍體還在抽搐中,但卻被被沉重的馬蹄踩破頭顱,爆裂而亡。
敕勒軍身上的藤甲無法抵禦馬槊的鋒利,圍上前的敵軍越來越多,蕭懷玉不敢有絲毫鬆懈。
防禦一但露出破綻,那麼面臨的,將是無數人的刀劍相加,然而面對數倍之多的敵人,就算實力在強勁,也終會有力竭之時。
“拿弓來。”一名身材魁梧的敕勒將領說道,因為黃沙的緣故,他們不敢輕易放箭,但隨着黃沙慢慢消退,作為將軍的蕭懷玉也暴露在了敵軍的視野當中。
兩個士卒台來了一把厚重的弓,“將軍。”
嗖!&ash;&ash;敕勒將領彎弓搭箭,隨着一聲箭響,一支鋒利的羽箭朝蕭懷玉直直射去。
由於正在與幾個殺上前的士卒糾纏廝殺,蕭懷玉來不及躲閃,便被射中了左手的肩膀。
但也因為這一支箭,敵軍負責指揮的將領也暴露在了蕭懷玉眼前,她之所以殺入陣中,並且如此之深,便是為了擒王。
真正引領作戰的,並不是指揮台上那幾個敕勒首領,而是由他們統一選出來的統軍將領。
就在中箭的同時,蕭懷玉的身上也同時受到了兩處刀傷。
敵人已經逼近,她只得拔出腰間的刀將其斬殺,隨後忍痛將肩膀上的箭斬斷,留下箭頭,使流血緩慢。
“大王有令,殺了敵軍主將,賞賜牛羊和領土。”隨着指揮台上傳來一道命令,護骨部落的士卒聽後異常興奮。
在嚴寒的冬日,首領所給出的賞賜於他們而言無比誘惑,這意味可以讓自己的家人順利過冬,有了領地,也可以安定下來。
就在護骨氏下令的同時,其他幾大首領也紛紛拋出賞賜。
“西洲的西北邊是燕國的領土,如果燕國在此時突然派兵進攻,那麼對於在與楚人僵持下的我們,是十分不利的。”幾個首領站在指揮台上,其中一個部落的官員擔憂的與首領說道。
“燕國那裡,我們已經派人去了,他們不會派兵南下,如今只要越過西北這個屏障,就能得到楚國最為肥沃的土地。”狄氏部落首領說道,“不要吝嗇賞賜,全力進攻。”
指揮台上的號角被再次吹響,這是敕勒全力進攻的信號。
即使蕭懷玉將一萬兵馬全部投入戰場,但人數的懸殊,很快就會被淹沒。
鮮血順着蕭懷玉的手臂流向了馬槊,被甲胄包裹的青驄,也受了好幾道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