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延平侯的驍勇,加上臨沂長公主的足智多謀,難道不可嗎?”宋珙反問。

“延平侯的確驍勇,但是太過年輕氣盛,尤其是在對楚國之戰上,意氣用事。”大臣回道,“此乃齊國的生死存亡,陛下不可草率從事。”

“那你們告訴朕,該派何人,你們嗎?”宋珙冷下臉色道。

文官們面面相覷,使國家運作,後方調度,這些可以應付得來,但是帶兵上陣,真刀真槍的與人相鬥,便都搖頭退縮,官場上雖排擠,但到了危急時,又不得不依靠。

※ ※ ※ ※ ※ ※ ※ ※

西楚太康六年三月,楚國向齊國進軍,並且未經宣戰便出兵奪城。

剛剛平定內亂的齊國只得倉皇應戰,以延平侯宋嘯為主帥,臨沂長公主則以參軍的身份協從,臨沂公主也成為了齊國首位以官職參與到軍事當中的宗室女,臨危受命,挽救國家於危難。

是月下旬,楚軍在武安侯蕭懷玉的帶領下,一路勢如破竹。

齊國西境因侯毅之亂,幾乎沒有防守,齊國朝廷也尚未回過神,短短三天時間,楚國便攻佔了齊國兩郡,幾乎大半個西境地區。

臨沂公主遂將兵馬屯於定陵,楚欲滅齊,定陵便是必經之地。

自齊國建康城一別,才不過短短几月,蕭懷玉與臨沂公主便已成刀兵相見的敵對。

齊楚之戰已持續許久,而這次,換成了楚國為掠奪者。

楚軍在齊國勢如破竹,蕭懷玉之名,在齊國流傳開來,死在她手中的齊軍已達十萬之眾,齊國的百姓,無不聞風喪膽,楚國似乎又出了一個薛簡,甚至還要遠勝薛簡。

“如果當時蕭懷玉入齊,早點將他解決,哪會有今日的困境。“宋嘯在大帳內咬牙切齒道,“齊國什麼時候吃過這樣的虧,就是當年薛簡在時,也未能得齊國半寸土地。”

“還有當時在燕北時,”宋嘯看向一側的臨沂公主,“公主為何讓我去救他,如果那個時候我們沒有出手,他或許已經死在了燕國,也許燕楚還能因此開戰。”

“延平侯認為,齊國今日的局面,是蕭懷玉所帶來的嗎?”臨沂公主問道。

“現在齊國上下都在議論蕭懷玉,西陽郡之戰,楚河之戰,僅這兩戰,就死了十萬多齊軍,現在齊國軍中,都將他喚做人屠。”宋嘯回道。

臨沂公主眸色暗淡,延平侯宋嘯,頭腦太過簡單,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根本,就像齊國現在的朝堂。

既沒有遠見的賢明君王,也沒有能夠力挽狂瀾的良臣,那些敢於直諫的忠良,幾乎都在宋珙奪位時被迫害至死。

“齊國不會因為一個蕭懷玉而滅亡,因為他並不是楚國的實際掌權者,齊國今日的果,非外因所致。”臨沂公主道,“就算沒有蕭懷玉,也會有其他人,這並不足以改變齊國現在的處境。”

眾將陷入了沉默,一切的始因,都是從齊國迫害曾為楚使的蕭懷玉開始。

齊國西征慘敗,緊接着便引發了內亂,齊國陷入了一片混亂當中,楚國才有了反擊的機會。

臨沂公主深知,一直在楚國背後暗箱操作的平陽公主李瑾,是絕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的,就算沒有蕭懷玉,也會有其他的人頂替。

“我想與敵國將領,武安侯,見上一面。”臨沂公主忽然說道。

眾將驚愕,宋嘯疑惑的看着臨沂公主,他知道臨沂公主與蕭懷玉有舊,且二人關係匪淺。

“公主是想和說服侯毅一樣,來勸說敵國主帥?”宋嘯問道。

“這是兩國之戰,關乎着天下的格局,國家的存亡,豈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動的。”臨沂公主回道。

“既然無法勸阻,公主為何還要去?”宋嘯不解。

臨沂公主看着身前的沙盤,齊國西境有一半土地被楚國所佔,只要越過定陵與淮南,建康便近在咫尺。

“難道因為希望渺茫,就要放棄嗎?”臨沂公主反問眾人。

聽懂了的宋嘯不再多問,“嘯,明白了,這就去安排。”

“即使最後無法做到止戈,也能為齊國爭取喘息之機。”臨沂公主道,“定陵是建康的第一道防線,定陵若失守,汝等便要全力守淮南,至少半年,只要能守住這半年,齊國就能緩過來。”

※ ※ ※ ※ ※ ※ ※ ※ ---

&ash;&ash;齊國&ddot;西境楚軍營地&ash;&ash;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