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耀眼,是天子的忌憚。”
“以她的出身與性格,她不會不懂隱忍與蟄伏。”
“她將自己走到了死局,造反,已是被逼無奈。”
“這一切都是為了成全我嗎?”平陽公主看着蕭懷玉,眼裡在渴求着什麼。
“她想做的事,和公主,是一樣的。”蕭懷玉回道。
這句話說進了平陽公主的心中,她撐着桌案,思緒已擰作一團,心亂如麻。
李康隱藏的太好了,以至於她無從察覺,一步步逼近權力的中心,到頭來卻只是為了成全她人。
“只不過,公主要更為有魄力與勇氣,她在公主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也許,我們真的可以構造出新的秩序。”
“臣希望公主可以明白,從始至終,臣的心,都沒有變過。”蕭懷玉解下腰間的佩劍,單膝跪下,“臣愛慕公主,視為一生所求,並非是公主的回應與憐惜。”
“我所做之一切,皆出自於心,絕非死亡可以改變,”她雙手捧劍,獻於平陽公主身前,“蕭懷玉願為吾王手中之劍。”
“成就一個全新的天下。”
第317章 內亂(一)
太康七年,暮春
南陽王李隆為平彭城王之亂,水淹夷陵,決堤的江水,淹沒了夷陵以東的幾個郡縣,農田被沖毀,無數百姓因此喪命。
“李隆將夷陵西北的堤壩鑿開,大江的水,如洪水猛獸般吞噬了整個夷陵縣,並殃及了荊州各郡。”
“洪水所到之處,屋舍農田盡毀,今年的莊稼才剛剛長成。”官員將受災的情況一五一十彙報,其中最嚴重的夷陵縣,失蹤人口多達一半。
李康看着地圖上畫圈的受災範圍,又聽到因為夷陵決堤的而死亡的人數後,一口鮮血吐到了羊皮捲軸上。
“王。”群臣驚愕,紛紛上前將其扶住。
“南陽王不思民生,德不配位,絕不是帝王之才,陛下啟用他,真乃國家不幸,社稷之禍。”李康最倚重的老臣,光祿大夫直言罵道。
“對於有才能的兒子處處提防,而對於這種不仁不義之徒而啟用,天子,當真是昏聵了頭。”
李康強撐着站了起來,她擦了擦嘴角的血跡,看着地圖不斷在思考。
自己的反抗究竟是為了什麼,為了自己活命,而讓這麼多無辜的人一起陪葬。
這並不是李康想要的結果,此刻她的心中充滿了愧疚與自責,他看着這些追隨他的臣子。
自己的抵抗,只會激怒疑心的天子,朝廷的兵馬一但破城,所有人都逃不掉,但他們明知道是死局,卻依舊選擇追隨於他。
李康心中萬分痛苦,“陛下引三路邊軍圍攻,楚京孤立無援。”
“就算是死,我們也願意追隨大王。”群臣紛紛作揖表態。
這些臣子在國家危難之際並沒有選擇跟隨皇帝西逃,而是與李康一同撐起了楚國,他們都是棟樑之才。
因為自己的反抗,已經死了太多無辜的人了,所以李康想要保全他們,不忍楚京城內的百姓再受戰火之苦。
“夷陵之禍,罪責在我。”李康閉眼道。
“大王不必引罪於自己,王於國家危難之際,扶大廈之將傾,又全力助武安侯征齊,令楚國一統江南,王今日受困於此,這是朝廷的過失。”有臣子寬慰道。
李康沒有說話,只是做了一些安排,神色平靜的出了宮城。
馬匹還未踏出宮門,就被來人擋住了去路,在狹長的宮牆夾道中間。
一名女子攔在了路中間,李康騎在馬背上,眼裡充滿了慌張與驚恐。
天色逐漸陰暗,似有風雨將至,“為什麼?”他問道。
“這句話,是不是應該換我來問。”她回道。
“對不起。”再開口,他已是滿眼淚水。
“兄長覺得,一句對不起,就可以了嗎?”她紅着雙眼反問。
一陣狂風卷落了宮牆深處已經衰敗的海棠,暮春的晚景凄涼,連花都失了顏色。
※ ※ ※ ※ ※ ※ ※ ※ ----
&ash;&ash;彭城王府&ash;&ash;
琴曲,從王府內傳出,波瀾壯闊的曲調,在此時卻顯得格外悲傷。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李康回府之後,便遣散了府內所有人,不到半天,整座王府便已成空舍。
山無陵,江水為竭。
他將所有的事都提前安排妥當,整理好家中的一切,換上了一身白色的襦衫,吹滅燈盞,提上燈籠,推開房門走向了另外一個院落。
冬雷震震,夏雨雪。
而在另一間屋舍中,同樣身着白衣的女子正端坐在鏡台前梳妝。